陈寅恪是当代文化史绕不过去的人物,其贯通中西的渊博学识,卓尔不群的学人风骨,以及气象万千的学术成就,可称一时无两。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义宁陈氏家族。陈寅恪这座高峰,原是拔起于群峰并峙之处。翻开新编《辞海》,陈宝箴、陈三立、陈衡恪、陈寅恪四人分立条目。一家三代祖孙四人享有如此殊荣者,恐怕翻遍《辞海》也难再见。
故而陈氏家族的百年浮沉,烛照出了中国近代文化人命运的一个缩影。
陈寅恪祖父陈宝箴乃清末著名的维新派人士。在湖南巡抚任内,他是地方督抚中倾向维新变法的风云人物。是时湖南风气大开,是全国最有生气、推行新政最有实绩的省份。戊戌变法失败后,他因曾保举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、刘光第被革职回乡。同年冬他挈眷返里,在南昌西山下筑崝庐隐居。
陈寅恪父亲陈三立,号散原,与谭嗣同等人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。戊戌变法失败后,他一心肆力于诗,成为清末民初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,享有“吏部诗名满海内”之誉。
陈寅恪长兄陈衡恪,字师曾,近代著名画家。他诗书画印兼善多能,才华横溢,与鲁迅、杨怀中、齐白石、李叔同、徐悲鸿交谊深厚,是吴昌硕之后齐白石之前的书画大家。有《陈师曾先生遗诗》、《陈师曾先生遗墨》、《陈师曾印谱》、《中国绘画史》、《中国文人画之研究》传世。
陈寅恪是怎样炼成的?在中国近代史上,义宁陈氏到底意味着什么?本期书友会,我们邀请了著名学者张求会先生携《陈寅恪家史》一书莅临书店,和广大读者朋友们分享义宁陈氏家族的故事。快来报名吧。
◆ ◆ ◆ ◆ ◆
青苑第178期书友会
义宁陈氏与晚清湖南新旧之争
——张求会《陈寅恪家史》分享会
『时 间』
2019年11月30日(周六) 14:30—16:30
『嘉 宾』
张求会
『主 持』
张国功(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)
『地 点』
青苑书店金域名都店二楼空间
『主办方』
青苑书店 •东方出版社
『报名通道』
嘉宾简介
张求会,广东行政学院教授。主要从事江西义宁陈氏家族的文献整理和研究,著有《陈寅恪的家族史》《陈寅恪丛考》,合作编纂《陈宝箴集》,整理《同照阁诗集》。
作品介绍
作 者:张求会
出版社:东方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19年11月
本书是一部全面展示陈寅恪家族二百年奋斗历程的史学研究著作。
作者以大量史料为基础,结合相关研究成果,通过讲述义宁陈氏数代先贤的事迹,勾画出中国近代史上这一著名家族的发展脉络。书中介绍了义宁陈氏的起源和陈伟琳在家族崛起过程中的奠基作用,重点评析了陈宝箴的仕宦生涯、维新变法的理念与实践,以及陈三立所参与的政治经济活动、交游情况和诗文创作成就,凸显出陈氏家族自觉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特质,从而为研究陈寅恪的道德学问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性支撑。全书材料周全详备,考证严谨细致,立论通达公允,文笔流畅古雅。
名家推荐
义宁陈家三代的身世,各有其悲剧性。陈宝箴是清末维新运动的牺牲品,陈三立是民初遗老群体的同路人,而陈寅恪是1949年之后的文化遗民。他们都有心忧天下的情怀,却都恓恓惶惶,失意于当时。惟其如此,惟其异于时流的文化姿态,他们才能摆脱近百馀年历史黑洞的吞噬,给我们带来异样的光芒。
近二十年来,《陈寅恪的家族史》一直无可替代,如今,求会踵事增华,全盘改写旧著,尤其通过注释增补了大量史料,信为超越自我之作。可以说,这是迄今最好的义宁陈氏家族史,就实际内容来说,也是最好的陈宝箴、陈三立评传。读者亦可藉此知人论世,领略陈寅恪的祖父和父亲所经历的那段近代史风云。若是只想了解陈寅恪的家世背景,则手此一册,更是绰绰有馀。
——胡文辉
信史佳作,脚注奇构。脚注与正文几呈“分庭抗礼”之势,有些脚注比正文更为精彩,有些脚注条目几可独立成篇。既有双重多重引征,亦有二重三重考辨,抑或于他人错讹、文本真假、时人传闻多有纠谬,多处脚注可视为谬闻流播考,有些脚注甚至完整呈现史料校勘、查阅考辨之过程。若他人考究得来,或他人史料发掘,皆一一具名,绝不掠美。真君子!
——萧轶
|